立春為二十四節氣之首
立,是“開始”之意
春,代表著溫暖、生長
立春標志著萬物閉藏的冬季已過
開始進入風和日暖萬物生長的春季
2月 4 日 10 時 42 分,我們迎來新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——立春
立春有三候
一侯東風解凍
東風送暖,大地開始解凍。
二侯蟄蟲始振
殘雪消融滋養大地,蟄居的蟲類。開始慢慢蘇醒。
三侯魚陟負冰
此時,河里的冰開始逐漸融化,魚兒到水面上游動。水里還有沒完全融解的碎冰片,如同被魚背負著一般浮在水面。
立春習俗
咬春
在立春這一天,民間老百姓習慣吃春餅或春卷,用面餅包裹蘿卜、姜、蔥、韭菜、薺菜等有辛辣味的蔬菜。這一食俗又被稱作“咬春”。吃辛味時蔬既能發散疾病,又有迎接春天的美好寓意。
打春
在古代,官府在立春這一天,會舉行“鞭打春牛”的儀式。春牛有紙牛和泥牛之分,扮作芒神的人,用紅絲綢纏的鞭子抽打春牛三下,要打去耕牛的懶惰,表示要開始新一年的工作了。
迎春
我國民間把立春稱為立春節,在這一天要舉行盛大的迎春儀式,由兩個春官沿街高喊“春來了”,就是傳統的“報春”。為迎接春天、準備農耕,祈求豐收與福瑞。
立春古詩
《立春》
朱淑貞
停杯不飲待春來,和氣先春動六街。
生菜乍挑宜卷餅,羅幡旋剪稱聯釵。
休論殘臘千重恨,管入新年百事諧。
從此對花并對景,盡拘風月入詩懷。
《立春日酬錢員外曲江同行見贈》
白居易
下直遇春日,垂鞭出禁闈。
兩人攜手語,十里看山歸。
柳色早黃淺,水文新綠微。
風光向晚好,車馬近南稀。
機盡笑相顧,不驚鷗鷺飛。
最后,祝同學們立春快樂。